月蓝寻味网
首页 > 菜谱 > 古人一天吃几餐

古人一天吃几餐

谢谢邀请! 随时可以吃。 古人一日只吃两餐:第一顿饭叫朝食,又叫饔(yōng)。相当于现代的上午九点左右;第二顿饭叫哺(bǔ)食,又叫飧(Sūn)。相当于现代的下午四点左右。依据如下: 宋镇豪《夏商社会生活史》:“商代人为两餐制,一餐是在上午进之,约当今7-9点间,称为‘大食’,一餐在下午,约当今15-17点间,称为‘小食’,两餐就食时间约定俗成,又被纳为时辰专名。” 到了两宋时期,人们依然“每天仅早晚两餐(二膳),官员士人概不例外”。即使贵为宰相,每天也是早晚各一餐。 明代时,人们还是延续前代每日两餐的习惯。 李乐《见闻杂记》卷六中记载:明洪武年间,宫中的饮食也相当俭朴。即使御膳,也只是在奉先殿日进二膳。 清代时期,清宫档案所藏乾隆南巡的膳单,乾隆帝每天也只吃早膳、晚膳两顿正餐。曾根俊虎《北中国纪行·清国漫游》记载,从西北到东北、江淮等各地,乃至古代其他国家,一日两餐都是非常普遍的情形。当然,在不同的地区,对两餐的时间会有一些区别。下面来分别说说古人的早餐和晚餐: 朝食、饔自古以来,古人就依据太阳在顶空中的位置来标志时间的。太阳行至东南角时,被称为“隅中”,在隅中之前就是吃早餐的时间,也叫“食时”。也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上午九点左右。 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写齐晋鞌之战时,齐侯说:“余姑翦灭此而朝食!”意思是晋军不禁一打,天亮后交战,待消灭了晋军也误不了“朝食”,这说明了他没有把敌方放在眼里。打完这一仗,还不耽误咱们吃早餐。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写项羽:“旦日享士卒,为击破沛公军!”“旦日”是指早晨太阳刚刚冒出地平线的时候,这时本不该吃饭的。但项羽那时听说刘邦要独霸关中后大怒,于是让伙房半夜就开始做饭,天一蒙蒙亮就“享士卒”——早早吃饭、早早进军,好早些把刘邦消灭掉。 哺、飧《说文》:“哺(bū),申时食也。申时,现在的下午四点左右,是人们开始吃第二餐的时间。 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:“日至于悲谷(传说中的西南方的大深谷),是谓哺时。”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百姓废农桑而趋府廷者,相续道路,非朝铺不得通,非意气不得见。” 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贤者与民并耕而食,饔飧而治。”饔飧在这里即指自己烧饭吃。 因为一日两餐,又是“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”,因此古人没有睡午觉的习惯。 《公羊传·宣公六年》写晋灵公派勇士刺杀赵盾,“人其大门,则无人门(守门)焉者;人其闺(小门,即二门),则无人闺焉者;上其堂,则无人焉;俯而闚(窥)其户,方食鱼飧。勇士曰:‘嘻!子诚仁人也……子为晋国重卿,而食鱼之飧,是子之俭也。这段历史记载的是:刺客勇士是一大早去赵府准备刺杀赵盾的,却发现赵盾“晨食鱼飧”,指赵盾的早餐仅仅是吃头天晚上吃剩的鱼。这样俭省的生活习惯,和赵盾的一国之卿的高位并不相符,刺客也被赵盾的勤俭作风感动了。 古人一日两餐的原因古人为什么要规定一日只吃两餐?我们先来看看古人的饮食习惯: 由于古代稼穑艰难、产量不高,取火做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所以晚餐一般只是把早晨多余的食物(剩下的或是故意多做出来的)热一热就吃。像上面提到的赵盾,第二天早餐还在吃昨晚的剩鱼,也当真是极度节俭了。 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宰予(孔子)昼寝,子曰:‘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不可圬(Wū,乌。涂饰)也,于予与何诛(责备)?” 这段历史记载的是,孔子的一名在白天睡觉,被孔子发现后,孔子非常生气,指责他“朽木不可雕”,这是因为孔子认为:你用两餐之间的宝贵时间去睡觉,一会吃了晚饭又该休息了,这一天你还能做什么正事呢?在先贤孔子来看,浪费时间,就等于是“犯罪”。可见,古代人之所以要规定一日两餐,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可以多做一些事。 也因此,孔子在《论语》中才要强调“不时不食”:不到适当的时间点就不能吃饭。 结语随着社会的发展,大部分现代人已经习惯了一日三餐的生活了。从一日两餐演变到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,所用的时间是相当漫长的。而面对如今在人们中常见的“三高”“肥胖”等健康问题,朋友们觉得哪一种生活方式才对比较好呢?欢迎留言探讨。 (图片来自网络)

标签:

猜你喜欢

中国传统节日对应的食物 秋天多吃些莲藕...
做法 共9个步骤 1. 准备好材料。 2. 糯米淘洗干净。 3. 将藕洗净,在近藕节处切下一小块做盖子。 4. 糯米沥干水分。 5. 将糯米塞入藕孔中。 ...
简单介绍家乡的美食 兴凯湖虾
兴凯湖虾有两种,一是秀丽白虾,俗称湖虾,产于兴凯湖泊;兴凯湖肥虾体大透明,质嫩肉肥,香鲜味美,是兴凯湖一大特产。二是河虾,产生于兴凯湖的湿地、泡泽。兴凯湖...
土豆泥怎么做才好吃又简单 鸡饭煲
鸡饭煲的做法 主料:鸡半只,姜数片葱三条切短段,蒜茸一茶匙,磨豉一汤匙半,生菜八两糖,老抽,盐八角,桂皮,果皮生粉,水适量。 做法:①鸡洗净抹干水斩块,加...

强力推荐